<button id="b8nbf"><object id="b8nbf"><menuitem id="b8nbf"></menuitem></object></button>
  • <tbody id="b8nbf"><pre id="b8nbf"></pre></tbody>
    <em id="b8nbf"></em>
  • <tbody id="b8nbf"><pre id="b8nbf"></pre></tbody>

  • 搜索

        |                         |    

    客服中心:400-631-1098

    您好!歡迎登陸天津武清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全球官方網站!

    最新公告

    掃描二維碼
    下載我行手機銀行APP

    掃描二維碼
    關注我行微信服務號

    客服中心:

    400-631-1098

    天津武清村鎮銀行總行
    地址:天津市武清區京津公路1857號
    郵編:301700
    服務熱線:022-29505001 29505007
    傳真:022-29505011
    郵箱:
    tjwqczyh@126.com

    網站聲明  |  聯系我們  |  客服熱線:40063-11098 行長信箱:wqcb_hangzhang@163.com
    版權所有天津武清村鎮銀行   津ICP備17007131號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天津

    可信組件

    新聞中心

    >
    >
    >
    金融消費者權益日學習手冊

    詳細內容

    金融消費者權益日學習手冊

    發布時間:
    2018/03/12

      一、增強非法金融廣告識別能力和風險意識

      金融廣告活動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在方便人們獲取信息的同時,不法分子也可以利用人們的行為習慣,通過各種渠道平臺投放非法金融廣告,誤導金融消費者購買不符合自身風險偏好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甚至通過吸引眼球的廣告內容誘騙金融消費者參與非法金融活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開展互聯網金融廣告及以投資理財名義從事金融活動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關于開展金融廣告治理工作的通知》等相關法律法規及規范性文件,金融消費者在識別金融廣告真實性、合法性時,可以從金融廣告的基本特征和自身風險防范意識及能力兩個方面入手。

      (一)金融消費者識別金融廣告真實性、合法性時需注意的幾點情況

      包括但不限于:

      1.金融消費者可辨別金融廣告主在投放金融廣告前,是否取得相應的金融業務資質,金融廣告的內容是否與所取得的金融業務資質在形式和實質上保持一致,如以投資理財、投資咨詢、貸款中介、信用擔保、典當等名義發布吸收存款、信用貸款內容的廣告。

      2.金融消費者可辨別互聯網平臺上發布的金融廣告是否具有可識別性,是否顯著標明“廣告”。

      3.金融消費者可辨別金融廣告是否對金融產品或服務可能存在的風險以及風險責任有合理提示或警示,如標明“投資有風險”字樣等。

      4.金融消費者可辨別金融廣告是否對金融產品或服務的未來效果、收益或者與其相關的情況違規作出保證性承諾,明示或者暗示保本、無風險或者保收益。

      5.金融消費者可辨別金融廣告是否夸大或者片面宣傳金融服務或者金融產品,在未提供客觀證據的情況下,對過往業績作虛假或夸大表述。

      6.金融消費者可辨別金融廣告是否對投資理財類產品的收益、安全性等情況進行虛假宣傳,欺騙和誤導消費者。

      7.金融消費者可辨別金融廣告是否違法利用學術機構、行業協會、專業人士、受益者的名義或者形象作推薦、證明。

      8.金融消費者可辨別金融廣告是否違法宣傳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行業主管部門明令禁止的違法活動內容。

      (二)金融消費者要增強自身風險責任意識

      金融消費者通過廣告接觸金融產品和服務時應先了解相關的基本知識、通過正規渠道咨詢專業的從業人員,再結合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做出謹慎的選擇,堅決遠離非法金融活動。金融消費者在接觸到金融廣告時,在作出最終決定前可以通過如下的“三多”步驟來增強自身的辨別能力。

      一是多問。涉及具體金融產品的廣告,都應取得相應的金融業務資質??梢栽儐栐摴臼欠窬邆浒l行金融產品和投放廣告的資質,詢問推銷人員是否具備從業資格證明,詢問產品存在的風險和目標群體。在不確定其真偽時,可以按照本手冊第四部分的熱線電話咨詢第三方機構。

      二是多想。在購買金融產品和服務之前,想一想廣告中的金融產品的風險在哪里,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有多大。個人應對自己做出的金融決策負責,高收益往往伴隨高風險,當金融廣告的收益讓人心動時,不妨先去做一下風險承受能力測評,了解自身的風險偏好后再做出明智的決策。

      三是多學?;ヂ摼W時代的金融廣告層出不窮,金融產品和服務五花八門,讓人眼花繚亂。但是金融的本質沒有發生變化,金融消費者應通過學習和了解基本的金融知識和技能、培養良好的金融行為習慣和態度,提升自身的金融素養,才能應對不斷變化的金融市場。

      二、保障金融消費者基本權利

      2015年11月13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加強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了金融機構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的行為規范,要求金融機構充分尊重并自覺保障金融消費者的財產安全權、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受教育權、信息安全權等基本權利,依法、合規開展經營活動。這是首次從國家層面對金融消費權益保護進行具體規定,強調保障金融消費者的八項權利。

      (一)保障金融消費者財產安全權

      金融機構應當依法維護金融消費者在購買金融產品和接受金融服務過程中的財產安全。金融機構應當審慎經營,建立嚴格的內控措施和科學的技術監控手段,嚴格區分機構自身資產與客戶資產,不得挪用、占用客戶資金。

      (二)保障金融消費者知情權

      金融機構應當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及時、真實、準確、全面地向金融消費者披露可能影響其決策的信息,充分提示風險,不得發布夸大產品收益、掩飾產品風險等欺詐信息,不得作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宣傳。

      (三)保障金融消費者自主選擇權

      金融機構應在法律法規和監管規定允許范圍內,充分尊重金融消費者意愿,由消費者自主選擇、自行決定是否購買金融產品或接受金融服務,不得強買強賣,不得違背金融消費者意愿搭售產品和服務,或不得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條件,不得采用引人誤解的手段誘使金融消費者購買其他產品。

      (四)保障金融消費者公平交易權

      金融機構不應設置違反公平原則的交易條件,在格式合同中不得加重金融消費者責任、限制或者排除其合法權利,不得限制金融消費者尋求法律救濟途徑,不得減輕、免除本機構損害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

      (五)保障金融消費者依法求償權

      金融機構應當切實履行金融消費者投訴處理主體責任,在機構內部建立多層級投訴處理機制,完善投訴處理程序,建立投訴辦理情況查詢系統,提高金融消費者投訴處理質量和效率,接受社會監督。

      (六)保障金融消費者受教育權

      金融機構應進一步強化金融消費者教育,積極組織或參與金融知識普及活動,開展廣泛、持續的日常性金融消費者教育,幫助金融消費者提高對金融產品和服務的認知能力及自我保護能力,提升金融消費者金融素養和誠實守信意識。

      (七)保障金融消費者受尊重權

      金融機構應尊重金融消費者的人格尊嚴和民族風俗習慣,不因金融消費者的性別、年齡、種族、民族或國籍等不同而進行歧視性差別對待。

      (八)保障金融消費者信息安全權

      金融機構應當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對第三方合作機構管理,明確雙方權利義務關系,嚴格防控金融消費者信息泄露風險,保障金融消費者信息安全。

      三、金融消費者維權熱線:

      中國工商銀行:95588

      中國農業銀行:95599

      中國銀行:95566(信用卡專線:4006695566)

      中國建設銀行:95533(信用卡專線:4008200588)

      交通銀行:95559(信用卡專線:4008009888)

      招商銀行:95555(信用卡專線:4008205555)

      中國民生銀行:95568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95528

      廣東發展銀行:4008308003(信用卡專線:95508)

      興業銀行:95561

      中信銀行:95558(信用卡專線:4008895558)

      中國光大銀行:95595

      華夏銀行:95577

      平安銀行:95511-3(信用卡專線:95511-2)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95580(信用卡專線:4008895580)

      騰訊財付通:0755-86013860

      支付寶:95188

      中國銀聯:95516

      中國銀監會:010-66277510(銀監會信訪受理電話,各地銀監局有各自的投訴電話)

      中國證監會:12386

      中國保監會:12378

      中國人民銀行:12363

      消費者投訴舉報專線電話:12315